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梵高传免费观看
手机观看

梵高传

评分:

分类:剧情片美国1956

导演:文森特·明奈利  乔治·库克  剧情: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  安东尼·奎恩  詹姆斯·唐纳德  帕梅拉·布朗  埃弗雷特·斯隆  尼尔·麦吉尼斯  诺埃尔·珀塞尔  亨利·丹尼尔  玛吉·肯尼迪  吉尔·班尼特  莱昂内尔·杰弗里斯  劳伦斯·奈史密斯  埃里克·普罗曼  Toni Gerry  威尔顿格拉芙  伊索贝尔·埃尔索姆  David Horne  诺尔·霍莱特  罗纳德·亚当  约翰·拉多克  David Leonard  威廉·菲普斯  大卫·邦德  杰伊·阿德勒  洛朗斯  

剧情简介

《梵高传》详细内容,是一部1956年的美国影片,由文森特·明奈利,乔治·库克导演,柯克·道格拉斯,安东尼·奎恩,詹姆斯·唐纳德,帕梅拉·布朗,埃弗雷特·斯隆,尼尔·麦吉尼斯,诺埃尔·珀塞尔,亨利·丹尼尔,玛吉·肯尼迪,吉尔·班尼特,莱昂内尔·杰弗里斯,劳伦斯·奈史密斯,埃里克·普罗曼,Toni Gerry,威尔顿格拉芙,伊索贝尔·埃尔索姆,David Horne,诺尔·霍莱特,罗纳德·亚当,约翰·拉多克,David Leonard,威廉·菲普斯,大卫·邦德,杰伊·阿德勒,洛朗斯等艺人主演,影片评分0.0,讲述了  在立志成为画家之前,梵高(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饰)曾经是画廊里颇有前途的售画员,经过几次情感失败之后,他开始尝试成为一名画家。梵高悲天悯人的性格让他能与贫穷矿工们和谐相处,用画笔描绘他们的悲惨生活。他的画奔放热情..。详情

剧情评论

╰☆繁华の丽☆╮
2023-11-25 18:30:44
终于花了五个多月读完了这本书,自己经历从迷茫懒散,孤独难耐,分离伤痛,生病难受,到生活与工作终于稍有起色,却猛地被背叛与伤害,终于能在今晚静下心来,翻开最后一页,从心底由衷感谢生命中出现了短暂的梵高。

五个月多前的某天,靠在床头,盯着墙壁上梵高的1889年所作的bedroom,在自己的卧室想象梵高在卧室,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与状态,于是强烈的产生了了解他的欲望。梵高从小感情强烈,热爱自然,热爱上帝,热爱最纯粹的努力,热爱最底层的人民,热爱别人支离破碎的家庭。在画廊当了数年销售,义无反顾的想去当个传教士,考试却连连失败,去到比利时南部煤矿想要解救痛苦的工人,却被人当成神经病。

终于在人生中的最后十年,提起了画笔。一开始拒绝任何彩色,宁愿不吃不喝也要请模特来作画,在妓女sien身上短暂的找到了家庭的爱,最后离开荷兰,来到法国,与挚爱的弟弟团聚,后来去到法国南部,创作了大量田园画,包括有名的咖啡馆。在切割了耳朵之后来到另一法国城市的精神病院,创作能力井喷,包括星月夜。最终在人生的最后几个月来到距离巴黎20英里的小市镇,最后像个烈士一样,虽然被人射中,但是英勇的把所有错误揽到自己身上,“不要怪别人,是我想伤害自己”。唯一的安慰,死在挚爱的弟弟怀中。

弟弟的经历更让人唏嘘。梵高死后,弟弟患上了梵高的癫痫,一向追求稳定的他辞掉了画廊有名望的职位,努力的把梵高的信发表,最后在半年后也逝去,最终两人能埋在一起。

纯粹的爱人,爱得那么强烈,生动,丰富,虽然短暂,却极其绚烂。
莪的尛白痴
2023-11-25 18:28:50
   这本传记内容极其详细,和梵高留给后世的上千封信有关。好在作者能够从海量资料里面提取有用信息,没有形成资料堆积的感觉,行文比较流畅。但是,仍然有些内容比较啰嗦,作者想要完全还原一个真实的梵高,但是也不至于把所有细枝末节都写进去。

    看这本书要做好思想准备,梵高有精神病家族遗传史,书信来往和行为习惯都充满了负能量,一口气看完的话,能看到心塞。整本书都是在写梵高喋喋不休地抱怨、咒骂,行为反复无常,不停地给家人添加麻烦。这种内容直到整本书结束。

    梵高直到死,都没有见证自己的成功,一辈子都在受别人的鄙视、打击,如果不是后来成名,看这本书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梵高从小离经叛道,在学校和老师、学生闹翻,没有朋友,经常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连续换了几所学校都是这样,在当地德高望重的父亲为他操碎了心,不到60岁就死亡了。
    作为大家庭里面的最大的孩子,文森特梵高显然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工作。有过一段时间工作,每一段工作都因为刻薄、古怪,和同事、老板吵架而被开除。一辈子都靠弟弟供养。
    梵高的人品确实差,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讨厌他,他一辈子靠弟弟供养,自己却花钱大手大脚,还经常哭穷,厚颜无耻地让弟弟多给他钱。他性格反复无常,时而夸某个画家,时而咒骂,一会说不画水彩画,一会有热爱水彩画。

    不过,梵高有强烈的激情,热爱起基督教来,狂热到因为宗教而苦行,鞭笞自己,疯狂地背诵《圣经》。他热爱画画,虽然一辈子受到别人鄙视,但是真是做到了笔耕不缀,常常5点起来作画,尝试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画家交流……

    奇怪之一,为什么所有的画家都认为他的画很幼稚,技术不成熟,这种状态持续到他37岁死亡的时候。但是,死后却名声大噪?

    奇怪之二,他和弟弟的感情为什么如此微妙?他劝弟弟不要结婚,结婚的话他们三人可以住在一起,甚至说过两个人共同娶一个老婆。后来弟弟一结婚,他的精神就奔溃了,犯了精神病。弟弟一辈子将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一寄给梵高,而且被梵高带来的麻烦折磨一生,中间几度交恶,但是梵高死后,弟弟因为梵高死亡而精神病发作(弟弟之前没有犯过精神病),这是什么感情?

    
弈剑のㄨ听雨阁
2023-11-25 18:27:02


看到这本书时,可能你会因为它实在太厚太沉重而放弃阅读,因为它足足有895页近90万字。然而这本大书,从序言就很吸引人:
提奥脑中总会浮现出那个他曾熟识的文森特:这个兄长热情、好动、爱闹腾、同情心泛滥、喜欢刨根问底。
 
他是无所不知的狂热分子、逗趣的挑刺者、幽默的玩伴、称职的保姆。
 
不论是在津德尔特的河滩里捉甲虫,收集画册,传播基督福音,还是废寝忘食地阅读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他做任何事都出于热切、孩童般的盲目与率直。甚至连报纸都能令他激情澎湃。



开篇这样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圆形人物轮廓形象就悄悄地进入了读者的心中。可别以为,这本传记充满了欢乐与趣味,如果你真正读进去了,或许会大概知悉梵高这一生的悲苦寂寥了。


在《梵高传》之前,还有一部颇受好评的关于梵高的书——《渴望生活》,这是上世纪美国传记小说家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在其26岁时花了4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而《梵高传》却是两个美国人花了10年时间才完成的书。《梵高传》署名作者是两个人,然而创作本书的研究工作团队至少涉及8位研究者和18位翻译者。


梵高生于荷兰小镇津德尔特的一个牧师家庭,有个一出生便夭折的哥哥还有5个弟弟妹妹。他们一家热爱散步、培育花园,还有着阅读传统:
梵高一家消磨夜晚的方式几乎一成不变:阅读。全家围坐,大声朗读,阅读不再是一种孤独、封闭的体验,也让这一家子和周围无数目不识丁的乡野教徒们相区别。一开始,安娜和多洛斯互读或给孩子们读,大的给小的读;后来,孩子们给父母读。大声朗读抚慰了病中人,让忧心者忘记忧愁,给无知者带去智慧,给无所事事者带去欢乐。不论是在花园的遮阳篷下,还是在油灯的微光前,阅读声成为了(也总会是)令人欣慰的声音,讲述着家庭的和谐统一。多年后,孩子们天各一方,却仍热衷于交换和推荐书籍,好像只有全家人都读过,这本书才算被消化完毕。



梵高的母亲的严肃、苛刻、冷酷,压抑了梵高和弟弟妹妹的天性,也让他与家人越来越疏离:
文森特的挫败感和疏离感与日俱增——如同父母的虔诚与顺从,他的这些情绪也伴随了他的一生。离开津德尔特多年后,他依然抱怨:“家庭就是一群兴趣向左的人的致命组合。个个貌合神离。只有当其中的两个或多个需要联合起来妨碍别人时,他们才会暂时抱作一团。”
 
梵高选择了用自然来慰藉被孤独感包围的自己,他是个“大自然的收藏家”,从野花、鸟蛋、鸟巢、甲虫,梵高带着孩童般的好奇心来了解这个世界,或许这是三月出生的孩子的天性,对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有着过于旺盛近乎疯狂的热情。顽皮叛逆的梵高被父母送去了寄宿学校,使他感到更加孤独,连每次归家都欢呼雀跃,或许对于梵高这样不愿被环境束缚的人来说,任何学校、精神病院,这种把一群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都如同监狱一般,呆在这里就是被抛弃被放逐的。

梵高的父母对他的一生影响甚重。梵高的孤僻性格受他的牧师爸爸的深居简出、多愁善感的影响,遗传了他妈妈忧郁的人生观,以及对他人严苛的期待等,其实从侧面说明了父母在他的眼里甚至是模仿对象,是他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对这个世界反馈的榜样。


梵高对画作的欣赏态度开放包容,他没批判过任何一幅作品或任何一位画家。
“尽情地赞美吧,”他建议提奥,“太多人过于吝惜他们的赞美。”他的“心头好”组成了长长一串名单——出现在上面的知名不知名的画家有60余位,包括了荷兰浪漫派、法国东方派、瑞士风景派、比利时乡村画家、英国前拉斐尔派、海牙风格派、新兴的巴比松画派、沙龙新宠,以及“那些老大师们”。“我还可以把它拉得更长。”他叹道。然而,十余年后,文森特爽快地承认,他喜欢的是那个年代意大利和西班牙画家创作的愚蠢而俗丽的乡村画。“我当时觉得那些艳丽的孔雀羽毛,”他在1882年不无难堪地回忆道,“漂亮极了。”
 
梵高被动地不停地变换工作地点,这个远离家乡、任性不羁却又满心愧疚的年轻人,到后来因为被辞退让家人感到蒙羞,不得不离开艺术圈,找寻其他的工作,他不停地换工作,不停地行走跋涉,像是自我进行苦行惩罚:
抵达英国后,他即刻写道:“这能让我忘记自己是一个只能让家人蒙羞的儿子。”
 
“我是个旅人,只在路上,没有到达。”



经过短暂的教师经历后,他将希望寄托于宗教,走向朝圣之路。他试图用各种方法去证明自己,挽回在家庭中的形象,不想被他们认为成一个无用之人,渴望家人的宽恕和救赎。
“我希望得到我爱的人的认可,如果这是神的旨意,那我一定能做到。”

他似乎很容易对各种事物满满,又会突然厌倦,没有哪样是可以持续坚持下去的,时常信心满满,又时常沮丧颓废。其实他只是一直在寻找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在博得他人的认同和个人理想之间博弈,他并不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但他爱家和家人,他对家庭的眷恋之情特别深重,或许是因为过早的被父母送去学校离开家而一直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了,只有获得他们的肯定和认同他才能融入过去的家。
 
他愿意成为作家、诗人和艺术家,“比别人思考得深一点,工作得多一点,爱得广一点,扎入深邃的生活海洋。”

“我不是铁打的,也不是没心没肺,像所有人一样,我需要友好的关系、亲密的陪伴……没有这些,我就是一具躯壳。”



他始终无法融入无论是被迫选择还是自己选择的各种新的环境和群体,与他人很难相处,显得格格不入。一个不断四处漂泊的人,想要进入一种或是一群人的新生活,的确很艰难,他宁可无数次地选择重新开始和尝试,也不愿妥协。可每一次的选择,都似乎看起来是毫无意义且失败的,这对梵高来说是一次次的自我否定和打击,一事无成。
 
在1879年矿难后他近乎极端地追求中世纪式的宗教虔诚,拒绝可口的食物和温暖的床褥,穿粗麻布衣服,赤脚行走,与老弱病者呆在一起,这在常人眼里是不可理解地自我牺牲。
 
经过最后的挣扎他终于放弃了试图在宗教事业上的努力。为了避免被父母送去精神病院,他又离开了家。27岁,终于踏上了画画儿之路,这似乎是走投无路的选择,也是最后的选择。
……



读过此书之后,梵高在你心中的形象应该是很不完美的,或许真像个疯子那样,译者称其更多的时候是一个“黑天使”,他太特别了,他抖落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他古怪好斗的性格和他的画作,也都留给了后人……

最后奉上向日葵。

黑妞爱狗蛋
2023-11-25 18:25:04



1889年,新锐评论家艾尔贝·奥里耶在唐吉老伯的画材商店橱窗里看到了两幅“向日葵”,旋即在1890年1月的《法兰西信使》创刊号上发表文章《孤独的灵魂》,将溢美之词雨点一样泼向文森特·梵高:“一个象征主义者”、“一个狂热分子”、“一个喝醉酒的巨人”、“一个亢奋的唯美主义者”、“一个强健的、真正的艺术家”……这也是文森特在世时所获得的最高评价。1月20日,布鲁塞尔“二十人展”开幕,梵高的向日葵、麦田、果园和葡萄园首次被放置在塞尚、雷诺阿、劳特累克、西涅克等画家的旁边。3月19日,“独立艺术家沙龙”在巴黎开展,赞美之词洪水一般涌来,“十幅画,见证一个罕见天才的诞生”。可是,盛誉之下他也只不过卖出了一幅画、还是毕生唯一一幅:《红色葡萄园》,400法郎。这迟来的声望未能缓解他一生所积累的精神焦虑,已经在精神病院出入多次的文森特前往小镇奥威尔。7月27日,他身受枪伤,29日在弟弟提奥·梵高的怀抱里去世,终年37岁,留下近900幅油画与1100幅纸上素描。

作为文森特一生的经济支持者、也作为这大笔画作的继承人,职业画商提奥计划为哥哥举办一个盛大的展览,并推出哥哥的书信选,不幸的是,他自己也崩溃了——医生诊断是梅毒所致的肢体麻痹和精神失常。1891年1月提奥逝世于荷兰乌特勒支的一家精神病院,梵高家族对这不体面的死亡保持沉默,提奥遗体埋于公共墓地,连葬礼都没有举行。好在,提奥的妻子乔安娜•邦格承担起亡夫的志愿,从事文森特书信的出版和翻译工作。到1914年,书信选付梓,一个天才的内心世界得以为世人所知,“文森特之星”终于冉冉升起。又过20年,26岁的欧文·斯通依据这批书信写出了激情澎湃的传记小说《渴望生活:梵高传》,“艺术殉道圣徒”的形象自此深入人心。1953年文森特·梵高诞辰百年之际,隆重纪念活动使他的声誉又上升到新的高度,1956年由《渴望生活》改编而成的电影获得奥斯卡奖,文森特·梵高终于成了现代艺术史上永远的传奇。

一位痛苦而不被赏识的艺术家,为了逃避世人的漠视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故事太能满足大众泛滥的同情心。斯通这样悲情而又浪漫地描绘文森特之死:“他把脸仰向太阳。把左轮手枪抵住身侧。扳动枪机。他倒下,脸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麦田松土里——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亲的子宫里。” 歌手唐·麦克里恩也在《繁星之夜》里感喟:“你如何承受天才智慧的折磨,你如何试图解脱自己……因为他们不能爱你,但你的爱是真挚的,当内心再也没有希望,在布满星星的夜晚,你像情人们常做的那样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这是画家传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戛然而止的最高音。所以假如有人论证说,文森特不是自杀、而是被十几岁的小流氓所害(尽管可能出于意外),而且发生事故的地点并非金黄色的麦田而是毫无诗意的粪堆,那么,奠基于传奇之上的“梵高文化工业”——展览、图册、学术研究、咖啡杯、雨伞、明信片、计算机程序——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史蒂文·奈菲(Steven Naifeh)和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两位作者都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他们以特有的“专业敏感”复原了文森特死亡的场景,剥去年深日久、道听途说所形成的历史积垢,这算是新版《梵高传》的最大噱头。该书诞生于2011年,好评如潮,被誉为迄今为止最详实的梵高传记。值得说明的是,二位作者的“法律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有关弹道、距离、证据和推理之中,更体现为他们对文森特书信的“拷问”以及对于艺术家心态和精神世界的“查证”。

当年,乔安娜•邦格编辑出版的文森特书信只是选集,以“写给亲爱的提奥”为核心,而存世的几千封书信不仅包含兄弟二人的通信,还包含家人、朋友的相关通信,权威的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耗费15年时间进行编辑整理,最后成果是出版于2009年的6卷本全集。奈菲和史密斯的研究奠基于书信全集之上,他们的睿智之处在于,“并未把梵高的信件当成其生活事件甚至是想法的可靠记录——至少没有这样来阐释。”他们认为信件与日记不同,“不是只供作者倾诉内心烦恼的媒介”,而是在特定语境下与特定对象针对特定问题的商谈,有目的、亦不乏文字策略。

梵高兄弟二人的人生际遇大为不同。身为著名的古庇尔画廊的经理,提奥春风得意,他赡养家庭、包括每月为哥哥提供100-150法郎的资助(当时一个教师的月收入不过75法郎),维持着家庭在社会中的体面地位,因此被家人宠爱、祝福、拥抱和喜欢。而一生“事业失败”、脾气暴躁(曾经在暴怒中拿起餐刀对着父亲)、索取无度、出入精神病院的文森特被视为“家庭的劫难”。身为牧师的父亲在对长子的遗憾中辞世,母亲对他不闻不问,认为他的艺术“荒谬可笑”,除了提奥之外,另外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与他相当疏远,以至于在他的葬礼上,家庭成员只有提奥出席。奈菲和史密斯提醒读者,由于二人的遭际反差过大,文森特与提奥的关系远非“我亲爱的提奥”那般单纯美好。文森特不断向弟弟要钱,以便雇佣模特、租赁画室、购买画材、支付旅费、出入妓院、买衣服、买家具、甚至装修整个房子——阿尔的黄房子。不仅如此,他还需要“说服”弟弟与他开创伟大的“商业计划”,以及从弟弟那里获得亲情友情手足之情。这些物质的和精神的剥削与需要,在书信中有着曲折的表达。两位作者指出:

“文森特在信中向提奥倾诉了多少心里话,他同时就在内心隐藏了多少真实想法,他害怕弟弟疏远他,进而威胁到弟弟对自己的经济资助,或是证实家人对他的言之凿凿的绝望判断。同时他可能利用敏感而棘手的问题作为要挟的利器:比如,威胁会采取一些影响兄弟情义或让家人尴尬的行为,从而迫使提奥拿出更多的钱;或者先主动提出某种不计后果的鲁莽做法,然后再将其弃之一边,这样来诱使提奥赞成他一直以来真正想做的事情。”

总之,文森特书信中叙述的准确性、乃至真实性,大可质疑。研究者发现,至少有几次,文森特为他的信草拟了好几稿。而在字里行间,引人注意的沉默、耐人寻味的不合理推论、或是闪烁其词的省略(“等等”是他喜欢的词),都是他用以掩饰痛苦、憎恨、屈辱和挫败感的手段。这种迂回婉转,有时变成了欺骗,对传记作者提出了特别大的挑战。

居住在艺术史中的艺术家是可亲可敬的,但是居住在隔壁的艺术家是有可能让人避之不及的。同时,望远镜或许有助于塑造圣徒,可是显微镜下绝没有英雄。这部《梵高传》厚达900页、90万字,在日常生活无数鸡毛蒜皮中“还原”的文森特·梵高形象,不再是80年来千万梵高迷所熟悉的“殉道者”,而是一个偏执的、自私的、心理与精神皆有着严重问题的艺术家。历史上第一个盛赞文森特的人、也就是那个年轻的艺术评论家艾尔贝·奥里耶说了太多主观的话,但他毕竟还是抓住了重点:“他的大脑处于高潮状态,难以抵抗地将熔岩倒入艺术的深谷中;他是一个可怕的、发狂的天才,通常很高雅,有时行为怪诞,总是处于病态的边缘。”

当年的医生诊断文森特·梵高是“狂躁症,伴有典型的精神失常”,或是“潜伏性癫痫”,显然梵高家族一直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病史,基因或许是致病的重要原因。《星夜》完成一个世纪以后,科学家发现潜伏性癫痫发作类似于脑电波激起的火花,像是某种神经风暴,又像是大脑中的连环爆炸,而每一次癫痫性轰炸都会动摇大脑的神经运作功能,使人进入高度超现实的状态,很多情况下病人会产生宏大的宇宙观和宗教狂热。在这个意义上,“文森特笔下旋转的、给人以精神错乱之感的、宇宙形成的亢奋画面表明,他的防御机制已被攻破。” 提奥曾经说:“很多画家疯了以后才开始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天才沿着神秘的轨迹成长。”的确,文森特艺术的爆发期与他的精神疾病同步,无论是星夜、丝柏、向日葵还是麦田,都有着一种神经质的抽搐与炸裂之感。提奥向第一位敢于赞赏文森特作品的艾尔贝·奥里耶表达感激之情:“要知道,他的画就是他本人的写照。”

从传记写作的角度衡量,《梵高传》是“电子数码时代”的产物,两位作者发明了特别的软件来对多达10万张卡片进行数据处理,“幕后支持团队”包括8位研究者和18位译者,除了这一大部头纸质著作,还创建了一个将参考文献、文本注释、插图和照片融合在一起的网站,据说注释部分打印下来约需5000页。难得的是,虽然有着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充塞着大量的细节与考证,本书却又不失故事性和艺术性,框架清晰,文笔清新,有成为畅销书的资质。

那些为我们的文化做出持久贡献的人,或许是因为被我们审视得太久,因此在我们的眼中无法保持纯洁。但传奇的传奇之处在于,尽管有后来无数颠覆传奇的努力,每一次翻案不过是加强了传奇的实力而已,就像水归于水,就像风归于风。所以《梵高传》并不会对梵高造成损失,甚至也不会对梵高文化工业造成损失。比文森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画了什么。在他最后的几个月里,他画过一棵蓝色天空下的杏树,粗糙多节、濒临死亡的树枝歪歪扭扭地伸向天空,热烈地绽放出粉色和白色的花朵。艺术的动人之处,就在这里,如此简单。



已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请勿转载。


剧情短评

  • 0.0分2023HD

    怨望

  • 0.0分2024HD

    暴力本性

  • 0.0分2023HD

    花式舞蹈

  • 0.0分2024HD

    大错特错

  • 0.0分2023HD

    小马鞭

  • 0.0分2024HD中字

    潘多拉的果实~科学犯罪搜查档案~最终章SP

  • 0.0分2022HD

    不能爱的房客

  • 0.0分2020HD

    愛在疫情蔓延時

  • 0.0分2021HD

    第一批亡兵

  • 0.0分2023HD

    玛塔辛一家

  • 0.0分2023HD

    怨望

  • 0.0分2024全07集

    毒帮家族

  • 0.0分2024更新至第06集

    哦我天,吸血鬼

  • 0.0分2023HD

    克雷斯的魔法学院

  • 0.0分2023HD

    克雷斯的魔法学院

  • 0.0分2023HD

    Santocielo

  • 0.0分2024HD

    长大的世界没有童话2

  • 0.0分2023HD

    一种爱

  • 0.0分2022HD

    完美的晚餐

  • 0.0分2009HD

    神秘博士:死亡星球

  • 0.0分2023HD

    一种爱

  • 0.0分2017HD

    冬季战争

大家正在看

  • 0.0分2020

    民初奇人传

  • 0.0分2020HD

    父亲和儿子的地下偶像

  • 0.0分2016HD

    暗杀教室:毕业篇

  • 0.0分2023HD

    七令诡事录

  • 0.0分2022HD中字

    消失的她

  • 0.0分2023HD

    隔窗恋爱:飘洋过海

  • 0.0分1982HD

    光阴的故事1982

  • 0.0分2022HD

    科学少女

  • 0.0分2022HD中字

    34 号跑道

  • 0.0分2015HD

    奔跑吧,少年

  • 0.0分2016HD

    猎头召唤

  • 0.0分2022HD

    帕达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3一起看影院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