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坠落的审判免费观看
手机观看

坠落的审判

评分:

分类:剧情片法国2023

导演:茹斯汀·特里耶  剧情:

主演:桑德拉·惠勒  斯万·阿劳德  米洛·马查多·格拉纳  安托万·赖纳茨  塞缪尔·泰斯  珍妮·贝丝  莎迪娅·本太耶布  卡米莉·拉瑟福德  安妮·罗特格  索菲亚·菲力瑞斯  梅西  朱利安·孔德  皮埃尔·弗朗索瓦·加雷尔  萨凡纳·罗尔  伊利斯·卡德里  文森特·库塞勒-拉布鲁斯  塞西尔·布鲁内-吕德  内斯琳·斯拉维  安托万·布埃诺  安妮·莉丝·海姆伯格  

剧情简介

《坠落的审判》详细内容,是一部2023年的法国影片,由茹斯汀·特里耶导演,桑德拉·惠勒,斯万·阿劳德,米洛·马查多·格拉纳,安托万·赖纳茨,塞缪尔·泰斯,珍妮·贝丝,莎迪娅·本太耶布,卡米莉·拉瑟福德,安妮·罗特格,索菲亚·菲力瑞斯,梅西,朱利安·孔德,皮埃尔·弗朗索瓦·加雷尔,萨凡纳·罗尔,伊利斯·卡德里,文森特·库塞勒-拉布鲁斯,塞西尔·布鲁内-吕德,内斯琳·斯拉维,安托万·布埃诺,安妮·莉丝·海姆伯格等艺人主演,影片评分0.0,讲述了  Sandra、Samuel以及他们视力有障碍的儿子Daniel在偏远山区生活了一年。一天,Samuel在房子外面被发现死亡,警方立即展开了涉嫌命案的调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Sandra被控:这是自杀还是谋杀?一年后,Daniel参加了..。详情

剧情评论

" 梦灬女孩"
2023-12-23 18:35:57

你好,如果你也看了《坠楼死亡的剖析》(现已更名《坠落的审判》)

今天我们就从影片的钢琴配乐切入,来详细剖析下这部金棕榈影片。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在三刷之后,剧情已经不再是纠结点了,

因为导演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剧情的开放性。

桑德拉到底有没有杀死丈夫?

丈夫塞缪尔到底是自杀,还是意外坠落?

这些问题无论是外界的法庭审判,

还是内部的家庭成员儿子丹尼尔,

都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指向某一答案。

导演茹斯汀·特里耶(Justine Triet)

想要探讨的是当「真相」不可知时,

我们该如何「相信」与「拯救」。

Part 1 儿子的钢琴曲

二刷影片之后,你会清晰地看到,

导演如何用钢琴弹奏来切分整个故事。

影片的剧情主要围绕着桑德拉的审判,

但是剧作的核心是围绕着儿子展开的。

儿子丹尼尔弹奏的钢琴曲目,

标志着电影的开端、转折和结束。

首先是影片的第11分钟,

丹尼尔在练习一首名为《阿斯图里亚斯传奇》的曲子。*《Asturias(Leyenda)》是伊萨克·阿尔内尼兹于 1892 年創作的钢琴独奏曲,全长约 6 分钟。曲风为弗拉明戈。

伴随着他不熟练地停顿,画面里是父母从小到大的照片。

我们分别看到两人的童年和青春期,

然后两个独立的个体产生了交集,

桑德拉和塞缪尔相遇又结婚生子。

钢琴声试图将俩个人的生活碎片,重新拼凑在一起。

接下来《坠落的审判》的片名「Anatomy of a Fall」

出现在儿子弹钢琴的最后一张照片上,

这个细节非常重要,我们稍后回来解释。

第26分钟,

儿子继续练习同一首曲目,

母亲在焦虑中做出了决策,

打给律师讲述了丈夫曾吃药自杀的事情。

这个事件的真伪,

成为了日后母子之间重建信任的关键。

第34分钟,

儿子被迫修改了白天的证词后,

继续在家里练习《阿斯图里亚斯传奇》。

母亲走过来,两人合奏了一段肖邦作品的前奏曲。

*《Prelude in E Minor(Op. 28 No.4)》

这首曲子也映射了母亲心底的愿望,

她希望和儿子一起恢复平静的生活。

此时庭审还没有开始,两个人的信任还在,她们之间还有沟通。

第51分钟,

时间来到了1年后,

在出字幕前,先用儿子熟练的钢琴弹奏,

来暗示观众,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了。

当「一年后」的字幕出现,

这里有一个「音桥」转场。

法庭录音的声音逐渐出现,

镜头依然停留在丹尼尔的脸上。

然后,我们来看这个缓慢的推焦,

目光最终聚焦在母亲的脸上。

在切了几个环境镜头之后,

我们就沉浸在整个庭审戏当中了。

但是,有没有可能,

这些都是一年之后,

丹尼尔对于这一年间,

三场庭审的回忆?

在影片的 2 小时 17 分钟时,

我们再次看到丹尼尔

穿着同样的红色高领长袖,

也就是他在法庭做最后陈词的那一天所穿的衣服。

在转场之前电视画面突然静音了。

声音转换成了 Snoop 的脚步声,

环境音先回到了丹尼尔的家里。

在一生呼唤下,

刚刚弹完这首高难度钢琴曲的丹尼尔转身了,

然后他看着电视转播,喜极而泣。

影片两次使用音桥的方式

让这段丹尼尔的钢琴弹奏成为了闭环。

所以整部电影的三场庭审,

第一段,血迹和法医鉴定的死因重演。

第二段,心理医生和自杀倾向的讨论。

第三段,关于死前一天的吵架录音。

都可以看做是丹尼尔的回忆,因为他全部在场。

丹尼尔的钢琴曲,

从碎片的练习,到熟练的弹奏。

就是他把这个破碎的家,

重新拼凑再重建的过程,

也是整部电影的故事脉络。

在影片的第 2 小时 09 分钟左右,

丹尼尔弹奏了影片唯一的原声配乐。

这是一首之前他和母亲一起合奏的肖邦前奏曲的变奏,

他不但内心平静了,同时也做出了决定。

在变奏曲的主旋律响起后,

他走上了父亲曾经工作的屋顶房间,

打开了窗户「想象」了父亲的坠落。

此时丹尼尔的想象,

与他在庭审过程中的四次想象,是不同的。

1小时04分时,

丹尼尔在检方(Mr. Balard)的描述下,想象了父母的扭打。

1小时07分时,

丹尼尔在辩方的血迹分析下,想象了父亲的坠落。

1小时12分时,

丹尼尔在母亲的描述下,想象了呕吐物和垃圾桶里的药盒。

2小时13分钟左右,

丹尼尔想象了父亲开车,

送他和snoop去医院的场景。

以上这四个场景都有一个共性,

画面是静音的,环境音来自法庭现场。

描述者从正反方的证人,再到母亲,最后变成了丹尼尔自己 。

这些镜头和影片 2 小时 09 分钟,

丹尼尔在自家的阁楼上,

看向窗外的镜头完全不同。

这里的画面不再是「想象」

而是一个「决定」。

在和临时监护人的对话后,

丹尼尔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也就是选择「相信」母亲,

在接下来的庭审里,

提供新的证词来「拯救」母亲。

在胜诉之后,桑德拉说她并没有感受到喜悦。

因为她真正的审判,是回家后如何面对儿子。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场最后的审判。

母亲是如何谦卑地跪下来,

等待着儿子再次接纳她。

桑德拉投入儿子的怀中,

丹尼尔像神一样宽恕了她。

当 Snoop 的脚步声再次响起,

这个家终于恢复了平静,

影片的主题曲再一次响起。

这是一首音乐人(Benoît Daniel)

对于肖邦作品前奏曲的变奏。(*Variations sur un Prélude)

伴随着母亲和 Snoop 一起入睡,

影片结束,出现了片尾字幕。

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为什么影片的片名,

要出现在儿子弹钢琴的照片上。

因为这场「坠楼死亡的剖析」,

更是来自儿子对于这场家庭悲剧的剖析,

他做出了最后的审判,并拯救了这个家庭。

其实早在法官给出结论前,

丹尼尔就已经总结陈词了。

Part 2 三层坠落与 Snoop 的重要性

整部影片妙就妙在,

儿子这条主线暗藏其中,

同时还有 snoop 的配合。

就算是二刷三刷,

你还是会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因为导演非常善用音画分离的技巧,

去分散你的注意力。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

是 snoop 下楼捡玩具,

采访的声音和画面是割裂的。

一楼的母亲正在和人聊天,

二楼的儿子刚刚给 snoop 洗完澡,

三楼的父亲就开始公放音乐了。

也就是影片多次出现的这首流行歌曲。

*50 Cent’s 《P.I.M.P》的纯音乐版

当镜头再次回到一楼的采访时,

整个三层房屋的空间是立体的,

所有的人物都以某种方式在场。

在父亲的死和法院的检查中,

也都给到了 Snoop 的视角。

这个低矮的、视线被遮挡的视角,

特别像银幕前的观众。

我们想围观想插嘴,

但是又加入不进去的感觉。

Snoop 不但是这个家庭重要的一员,

还冒着生命危险,参与了案情重演。

关于父亲最重要的证言,

也是围绕 Snoop 展开的,

他不是故事里的闲笔,

而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整部电影关于

个体、婚姻和家庭的三层坠落。

从丈夫塞缪尔的坠楼事件开始。

一层层去探究从个体到家庭坠落的过程。

在一系列职业受挫、家庭意外和经济问题下,

首先,是塞缪尔和桑德拉作为个体的坠落,

其次,是桑德拉和塞缪尔夫妻关系的坠落,

最后,是整个家庭的坠落。

尤其是当父亲塞缪尔死亡后,

这个仅剩下母亲桑德拉和儿子丹尼尔的家庭,

仍在继续坠落,审判让母子之间的信任全无。

影片从一个家庭的死亡事件,

引出了司法系统与社会舆论,

成人世界和复杂的婚姻关系,

而 11 岁的丹尼尔和 snoop 的存在,

是这一切的反面,是最纯真的存在。

影片还不停地切换「影像媒介」,

让我们在主观与客观的视角中变幻。

我们总是本能的想去寻找真相,

因为只要找到了那个犯错的人,

就可以让 TA 来负责并承担后果,

我们就完成了履行正义的使命。

导演茹斯汀·特里耶,

让我们看到有一种情况,

尤其是涉及到夫妻和家庭的时候,

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找到真相。

整部影片 150 分钟,

向我们呈现了外界的一切手段,

都无法还原一个家庭内部的真相,

即便是家庭内部的成员也不可能。

当我们无法找到真相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丹尼尔和 snoop 一起,给到了我们一种可能性。

最后再夸一夸,桑德拉·惠勒的精湛演技。

在法庭上她作为妻子、母亲和作家的身份,都一一遭到质疑。

「语言」是她保护自己的唯一武器,

「英语」是她自我保护的最后的底线,

就像在她的家里所有人都只能说英语一样。

我们从她和采访者,以及与丈夫的吵架录音中,

都可以听出桑德拉对于「权利对话」的掌控力。

而更加感性的丈夫塞缪尔,

则是那个需要情感共鸣,

无法快速走出悲痛,

被后悔和挫败感缠身的人。

在这一点上,过于理智的妻子,

没能帮到丈夫,还在他失败的事情上成功了。

那个在车里比在地铁里哭更好的梗,

更像是桑德拉最后的尊严。

即便是失去儿子的信任,

身心都已经被彻底击溃,

她还是要故作幽默,

现先一个笑话再哭。

虽然桑德拉·惠勒错过了金棕榈的最佳女主角,

但是她在影片中众多的对话戏,

以及不同语言和情感的切换中,

奉上了最具有说服力的表演。

希望她可以拿到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感谢你看到这里

好电影和书一样

值得被反复观看

我是小玄儿

我们下期再见

2023年11月2日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ilibili 和 Youtube 关注

每周更新,北美新片测评&电影蓝光/DVD套装收藏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埋葬青春╂!
2023-12-23 18:31:03

几日以前,一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在海滨小城戛纳正式闭幕。法国女导演茹斯汀·特里叶(Justine Triet)执导的影片《坠楼死亡的剖析》(以下简称“坠楼”)获得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这也让特里叶成为戛纳历史上第三位摘得金棕榈的女性导演,而这距离上次法国女性导朱利亚·迪库诺凭借《钛》获得金棕榈仅仅过去两年。

这一结果似乎彰显了女性电影人的地位正在实质性地提高——当然,按照一些抗议者的说法,所谓“提高”可能仅仅是一个表象。就在本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前夕,法国著名女演员阿黛拉·哈内尔(Adèle Haenel)正式宣布退出影坛,她表示自己的决定是一个“政治行为”,因为“法国电影界包庇性侵加害者,毫无作为”。种种现象都显示出女性主义浪潮依旧汹涌,只不过在几年哄哄烈烈的全球性社会运动之后,拍岸巨浪可能已经逐渐化为“暗流”。就今年法国队(暂且排除合拍片)来说,主竞赛入围的女性导演占到了五分之四,唯一的男性导演还是隶属少数族裔的越南裔导演陈英雄,而他也凭借影片《多丹·布法内的欲望》获得最佳导演奖——单从现象上看,戛纳今年显然是“政治正确”了一大把。

不过可以肯定是,《坠楼》的夺奖完全不是“政治正确”的结果,其水平确实过硬,在任何一届都是毋庸置疑的最高水准。影片讲述了一名生活在法国的德国女作家在丈夫于自家坠楼之后接受调查和审判的故事。审判对她的家庭生活造成冲击,她与此前意外致盲的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之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女演员桑德拉·惠勒(Sandra Hüller)在影片中奉献了十分精彩的演技,其饰演的女主角桑德拉绝大部分时候显得知性、独立而克制,哪怕遭受检方攻讦仍然能够保持十足的理性,无论是内心的痛苦还是喜悦都能很好地通过微妙的表情传达出来,但与此同时,惠勒也有极好的爆发力,必要时刻不但能够宣泄出非常强烈的情绪,且还能让情绪层次分明、毫不凌乱。不出意外的话,影片应该也可以在明年奥斯卡上有所斩获,惠勒也可能成为影后的热门人选。

律政剧(legal drama)近一两年来数量不少:不久之前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的就有两部,分别是《正义回廊》和《毒舌律师》,前者提名香港金像奖多个奖项,并助力何爵天获得新晋导演奖,后者则一举成为香港影史上首部破亿票房的华语电影,随后登陆大陆院线;国外方面,去年有威尼斯电影节最佳长片首作《圣奥梅尔》(Saint Omer);今年戛纳则有两部,一部是主竞赛单元的《坠楼》,另一部是“影人双周”单元(今年更名,之前称为“导演双周”)的《戈德曼的审判》(Le Procès Goldman)。这些影片里往往都有大量的法庭戏,有一些甚至全片都在法庭之上发生,它们基调有的冷静,有的激烈,《坠楼》基本处乎其间。

貌似巧合的是,这些律政剧质量往往都比较高,也比较容易获得好的票房成绩。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比较重要:其一是片中的案件通常比较有争议性,所以情节性很强,故事比较饱满,对观众比较友好;其二是控辩双方冲突往往比较激烈,很容易让观众投入情绪,产生共鸣;其三是表达上比较繁复,可能会涉及社会、政治、历史、人性等诸多层面,可挖掘、讨论的空间非常之大,尤其是在近几年来各国社会矛盾愈发尖锐的情况下,法庭可以把错综复杂的问题熔于一炉,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切面,而法律从概念上讲又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所以法庭辩论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强大、保守的社会意识与个体遭遇之间的激烈冲撞。

律政剧拍起来看似难度不大,其实想要拍好实非易事:一方面,编剧上要处理好当事人、律师、证人、法官、陪审团等各方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过于强大的编剧往往又会影响导演的发挥,所以能够做到二者平衡,或者二者互为助力而非抵牾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坠楼》之所以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体现了近些年来律政剧的最高水准,既与她的搭档阿图·阿拉里有关(此人从特里叶的上一部作品《西比勒》开始就与其进行编剧上的合作,二人之间显然已经比较默契),也与茹斯汀·特里叶自己深度参与编剧工作有关。特里叶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自己“几乎每天都会读一些关于真实犯罪的故事”,她的第二部作品《维多利亚》又拍摄过法庭戏,因此对于如何拍摄法庭内外,构建人物、声画关系,她恐怕已经驾轻就熟。

从影片一开始,我们就被置入到一个充满悬念的情境当中:小男孩在导盲犬的引领下去户外散步,回来时父亲已经躺在雪地里身亡。接下来,我们几乎跟随小男孩一起在法庭上聆听控辩双方陈词,先是对案发现场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一点一点深入到这场死亡背后的家庭纠纷:孩子身上发生的意外让夫妻深陷困境,二人之间的相互迁就最终转化成无法化解的矛盾,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已问题重重。妻子似乎有绝对的动机杀害丈夫,但她在法庭上无比理智的表现无论如何都没法给人留下杀人犯的印象。每一个看似真实的生活截面都在更复杂的感情系统里趋于失效,每一个被遗漏的细节都有可能颠覆之前的结论。

特里叶不时调动她的摄影机,以特写捕捉女主角坚定的、毫不迟疑的面孔。与此同时,摄影机也时常化身为颇有导向性的电视镜头,给出若有若无的判断和假设。直到某个时刻我们意识到,观众的视点其实就是孩子的视点,我们像他一样头一回了解二人的争端,看不见背后的真相,只能在内心的指引下进行某种虚妄的选择。母亲桑德拉究竟是不是杀人犯?一个过于沉重、令人痛苦、无从应对的问题。

同样来自今年的主竞赛单元,同样是大部头,都发生在下雪天,都有大量对话,同样关注男女性别以及成人儿童之间的关系,甚至也都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另一部来自金棕榈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影片《枯草》相比起来可能更加愤世嫉俗,然而影片对剧作的片面强调既让视听上少有可观,又反衬出编剧上一丝可以感知的匠气。某种程度上说,与是枝裕和近似,锡兰已经从最巅峰的创作状态上下滑,求新而不成的问题可能对他们都造成了巨大困扰。反观《坠楼》,大量的文本信息并没有给特里叶造成什么困扰。实际上,特里叶从长片首作《索尔菲雷诺之战》以来就比较擅长构建复杂的文本和叙事结构,它们都与视听表达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复杂多面的人物,也带来复杂的观影体验。

片中最重头戏莫过于夫妻的吵架戏,二人从冷静的抱怨一点一点走向暴虐的疯狂,摄影从过肩正反打一点一点去掉过肩,两个人所处的空间被完全割裂开来,直到闪回突然结束、视觉突然断裂,录音的声音继续回荡在寂静的法庭上,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暧昧感。我们只能从女主角的口中和现场搜集的实物证据来推断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作为观众的我们虽然在观看,但其实和没有视力的儿子区别不大。审判似乎一直建立在事实之上,但事实早已不复存在,控辩双方的律师们各自虚构着自己的故事,甚至将女主角所写的小说暗示为杀人的证据,其全部意义只在于摧毁了儿子对母亲的信任——同时也摧毁了我们对女主角的信任。信任一旦摧毁便是永久性的,之后的一切都只是自我说服。最终,真相并没有浮出水面,浮出水面的只有一个判决结果。

到这里为止,《坠楼》显然已经不是单纯地关乎家庭关系,也不再是单纯的女性生存困境,它更关乎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相互理解、信任的难题。特里叶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深处无法摆脱的动摇和脆弱,或许确如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在他的新作《魔术师》中所写的那样,“人类精神”是如此喜剧性地充满悲剧色彩,“只要风向一转,他们的故事就会跟着转,他们的人生是一种持续的、渐衰的、滑稽的、让自身看似可信的努力”。《坠楼》也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一场对人类灵魂的冷峻剖析。

比你可爱比你帅
2023-12-23 18:30:16

5.27 戛纳20h 场初看觉得惊为天人,6.1 在巴黎为了看导演和第二编剧的映前环节在mk2 bibliothèque 又看了一遍,不再那么惊喜,但惊艳处还是惊艳,动情处还是动情。

1. 直观感受。悬疑,庭审,都是感情戏外面的罩子。特里叶的前作都与夫妻/男女感情有关,但是«坠楼»因为有了一些外衣,使得感情故事本身的叙事比重没有那么大,表达的没有那么直接。因为需要层层剥开,才能走进这对夫妻的生活,他们感情的真相,反而使得原本普通的婚姻道理,实践智慧,变得更加宝贵。是这种探索活动,解密的过程,使得剧情终于有了纵深。如果是时间线索,平铺直叙,就没了韵味。就像导演采访中所说,不止电影中的孩子Daniel 目盲(cécité), 庭审涉及的所有人乃至观众本身,都身处迷雾之中,在真相面前盲目。二刷发现了电影的几次点题:Samuel 讲狗狗Snoop的品质其实是在讲自己,Daniel与Marge关于真相,选择和相信的对话既是讲庭审,也是对观众的讲述。在没有充分证据时,在真相面前目盲时,如何复原(reconstitution) 真相?影片从未以上帝视角展示Samuel的死亡原因,而这也是特里叶高明之处。何为真相?如何证明?谁见证了死亡,谁又能见证爱?没有目击者,只有生者留在他人回忆里的残片。特里叶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决然的孤独:在法庭上围绕着一个永远离开的人的讨论,像一种另类的追悼:回忆着,讲述着,他人打断着,修正着这种讲述;在谈论着他,他的死亡的动机,手段……他的离开成为了讨论对象本身。然而逝者永远缺席,女主面对摄像机所讲述的,只是她回忆里他们感情的断壁残垣。庭审戏的辩方以及Daniel所做的一直是追悼,对于丈夫,父亲,家庭生活以及过去感情的追悼。公诉方的进攻也是在解构这种追悼,回忆是假,感情是假,爱是假。关于真假,电影也再点题: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师)说,假以时日,我们总能区分患者所讲是真是假。但是女主的回应又破坏了医生科学的权威性:“你来到这里,告诉我我们的婚姻经历了什么?”。爱情的真不是科学的真,爱情不符合波普证伪性原则。爱情根本上讲就不是逻辑的,一致性(consistence)不是爱情的本质。

2. 画面/空间。除了显而易见的模糊和移动镜头,坠楼的摄影充满了空间性。第一幕,玩具球突然从空中落下,引起悬疑—是谁扔的球—随即才看到狗狗的身影,哦,原来Snoop是球落下的动力因。特里叶捕捉到的是时间上的先后性而不是逻辑上的先后性,寻找逻辑先后性是法官,女主家庭,以及观众在影片内外的共同使命。发现Samuel实体前(后?),房间内部的空镜;Daniel最后一次证词之前摸着顶楼梁柱的场景……仔仔细细的拍小木屋(chalet) 内部,外部,营造了一种亲密感,代入感,眷恋感,仿佛观众也是房子的主人。然而如此这般,便让人感到房主对于自己的家庭,自己所在地的深深感情和留恋。悬疑的设置在体验的层面有了意义:如此的眷恋之情和亲密感如何能与杀夫的行为相容?但如果如此眷恋,为何死者却对生者曾有如此怨怼?这便是«坠楼»深入,纠缠,缠绵的地方。层层套子:雪地,庭审,刑侦,小说情节……都是为了引人入局的手段,陷阱是男女主的家庭生活本身。

3.婚姻之谜—如何证明爱?

I chose him, we love each other, we are soul mates. But how to prove it?

男女主的争论焦点,工作(时间分配,夫妻分工),儿子(事故,照看),忠诚(肉体,吸引力);不停的转换视角,听双方几乎矛盾的讲述,直到录音吵架戏达到高潮—“第一次”身体暴力。«坠楼» 给了我一种窥探的快感:既是窥探了一对夫妻的生活,女主几乎希望掩盖的生活真相(在录像的时候女主说希望保护-ménager- 丈夫的形象)。但是这种窥探又是被动的—虽然录像是律师让女主讲这些不要讲那些,但在庭审上,婚姻的细节却赤裸裸一览无余。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 «坠楼» 是我心中绝妙的心理戏:既有精神分析一般说出来的心理,又有没能说出来的心理;既有画面呈现出的心理,也有画面之外(之下)的心理。 最后供词之前,Daniel用雾一般的蓝眼睛久久凝视父亲的照片;女主躺下之前,镜头也略过柜子上丈夫的照片;庆功宴律师的手放在女主耳后,女主顺势倒在怀中;女主捧着他的脸,却最终也只是凝视他的双眼……最后女主,律师分别以远离彼此的方向靠在自己的椅子上,是否也意味着一个无法跨越的距离,正是回忆和心理带来的距离;一个缺席的男人“在场”了。

4. 婚姻的勇气

I want you to do child's things; I want to be a child a little bit longer.

缺乏家庭教育的我因为女主的话,突然有了面对人生和婚姻的勇气。谁不曾拥有一颗破碎的心,但别像塞林格,别只爱小女孩,不只有饮弹自杀的拥有媚俗妻子的中年男人 。也许走过再大的épreuve, 生活也不会给人récompenses, 但还能回到家里,一张床,一条狗,就终于可以休息了。

可怜的、可怜的万尼亚舅舅 啊。你哭了......(流着泪)你一生都没有享受过幸福,但是,等待着 吧,万尼亚舅舅,等待着吧......我们会享受到休息的......(拥抱他) 啊,休息啊!
黑妞爱狗蛋
2023-12-23 18:29:08

在《坠楼死亡的剖析》的后半段,我突然意识到我掉入了导演的叙事陷阱。

它们太明显,因为所有角色都掉入了陷阱;它们也太隐蔽,以至于很难发现,观众也在陷阱之中。

当电影看完,再思考电影名称——电影名称也是假的——这根本跟坠楼无关。

关于凶手的陷阱

在影片的1小时 42 分钟时,警方承认了他的看法是主观的,但是他辩解说:“没有证人,也没有人认罪,我们必须进行解读。”

我觉得这句话是影片的题眼之一。

从片名到丈夫的死亡开始,导演都在引导角色和观众去猜测死亡的真相。我们如果看到了最后,会发现无论如何解读都无法得到真相。

导演要让我们去做一件徒劳的事情,就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必须进行解读】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危险的。

比如我们对于嫌疑人行为的解读:妻子隐瞒了丈夫死亡前一天两人的吵架事实和手上伤痕来源。作为犯罪嫌疑人,吵架已经让人生疑,因为这产生了一个杀人动机;而隐瞒就是罪加一等。如果没犯罪,为什么要隐瞒呢?她的理由特别简单,因为她虽然没犯罪,但是也不想被当做嫌疑人。

而关于手上的伤痕来源,她也同样隐瞒了,对于律师来说,这是在证言上多次撒谎;但是对于嫌疑人来说,她只撒了一次谎,吵架和伤痕根本就是同一件事。

如果我认为妻子不是凶手,她的解释是符合人性的;但如果我认为妻子是凶手,她撒谎就是做贼心虚。同样一个行为,可以得出相反的解读,而它们可以同时合理。

再比如,律师把丈夫死前一天的争吵理解为【决心要掌握生活主动权】,并反问大家,他们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自杀吗。这句话的陷阱在于,大部分人都没有自杀过,律师想让大家想象一个不存在的场景,来引导思考方向。

但是生活告诉我们什么呢?人是善变的,人可以前一秒兴致高昂,下一秒绝望万分。有多少自杀是有预谋的?有多少自杀是冲动的?有多少自杀是在毫无征兆下,只是看到了一个窗户就顺势跳下去的?我们可以在前一个小时,为绝望的人生做满三十年的计划,但是在做完的一瞬间,发现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而一个解脱的窗户就出现在面前。

这也矛盾,也合理。我们对矛盾善变的事物做解读时,不会有特别高的准确率。

而且我们要清楚,所有证词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二手的,并且证人虽非有意断章取义,但是他们正在无意识地用自己的叙事去推演事件的真相;而我们,要在这些二手信息和主观的叙事之上,再去构建另一个叙事。

即使这些只是得到答案所需的一小部分信息,即使这些信息里面还有大量矛盾、微妙、无法解释的地方,我们还要继续解读,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必须进行解读】。

没有对信息的全方位透视,所有自我构建或者他人构建的叙事,都会引导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最后,当儿子作为最后的证人陈述时,他让母亲脱离了嫌疑,但这并不代表真相,它只代表有一种解读战胜了另一种解读。

关于一切的陷阱

而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谁是凶手】的故事,在审判过程中,有大量私人的、隐秘的、难以启齿的夫妻关系和相处方式被当众揭露,它们如此的生活、真实和正常,但是揭露的一瞬间,却如此的难堪。

在难以回答的【谁是凶手】背后,有【夫妻间的关系】【丈夫死前的心理】等问题需要回答。对于观众而言,又要思考【妻子和律师的暧昧关系】,而这些答案,跟谁是凶手一样难猜。

导演将剖析延展到了命案外的其他地方。观众透过镜头知道了比命案更多的故事,于是更想进行一切猜测。当妻子捧起律师的脸时,我们不禁思考,他们会接吻吗?但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是为了造成观众的又一次失算。

让大家在所有的地方都失算,让大家都无法得到结论,是导演善意的陷阱。

在生活中,我们都想通过只言片语来判断一切,信息越少,判断越快,越显得我们思维敏捷。但是,如果此类剖析是对准我们的,我们能接受它的所有结论吗?我们甚至都无法解释自己的所有行为,却被放大到世界里被审判,我们有多少次口是心非,多少次后悔,多少次在争吵后马上又和好,在绝大部分时刻,我们的行为和心理之间没有一个等号。

当一个人被质疑的时候,除非是一个完美受害人,否则几乎无法脱身,因为人总是复杂,人总是矛盾。互联网会陈列所有细节,言论会放大所有疑点。没有人可以在这种断案中为自己成功辩解。

影片中审判用了一年,而我们看到 140 个字和一个短视频的时候,就敢下一个十拿九稳的判断。

像影片中的妻子,双性恋、出轨、撒谎、语言不通、有动机、剽窃,如果她出现在真实世界里,她被世人判定有罪的几率有多高?

或许有人说:信息这么少,判断错误是很正常的。

但答案是:信息这么少,我们就不下判断。

导演的态度是中立的,她作为上帝视角,知道一切,没有对事实和角色下判断,她只是单纯地描述了生活的微妙和不可知。

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确定的结论:我对世界所知道的一点,就是我对它几乎什么都不知道。

剧情短评

  • 0.0分2023HD

    野兽2023

  • 0.0分2024全13集

    联邦调查局第六季

  • 0.0分2024HDTC中字

    猩球崛起:新世界

  • 0.0分2024HD中字

    猩球崛起:新世界

  • 0.0分2024HD

    挑战者2024

  • 0.0分2023HD

    科南

  • 0.0分2023HD

    方法之书

  • 0.0分2024HD

    挑战者

  • 0.0分2004HD

    一线声机

  • 0.0分2019HD

    #我在这里

  • 0.0分2008HD

    新郎不是我

  • 0.0分2023HD

    国际空间站

大家正在看

  • 0.0分2020

    民初奇人传

  • 0.0分2020HD

    父亲和儿子的地下偶像

  • 0.0分2016HD

    暗杀教室:毕业篇

  • 0.0分2023HD

    七令诡事录

  • 0.0分2022HD中字

    消失的她

  • 0.0分2023HD

    隔窗恋爱:飘洋过海

  • 0.0分1982HD

    光阴的故事1982

  • 0.0分2022HD

    科学少女

  • 0.0分2022HD中字

    34 号跑道

  • 0.0分2015HD

    奔跑吧,少年

  • 0.0分2016HD

    猎头召唤

  • 0.0分2022HD

    帕达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3一起看影院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