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漫  »  贝肯熊:火星任务免费观看
手机观看

贝肯熊:火星任务

评分:

分类:动漫大陆2023

导演:王超  剧情:

主演:梁晓强  巴赫  张东  郭政建  宣晓鸣  凌振赫  曾梦玉  蔡娜  杨洁  

剧情简介

《贝肯熊:火星任务》详细内容,是一部2023年的大陆影片,由王超导演,梁晓强,巴赫,张东,郭政建,宣晓鸣,凌振赫,曾梦玉,蔡娜,杨洁等艺人主演,影片评分0.0,讲述了  最倒霉的特工贝肯熊,为了重获认可,偷偷混入火星任务,不料却闯进了火星里的神秘世界,和要抓捕的火星怪物成为了朋友。在特工荣誉和友情之间,他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详情

剧情评论

£叫兽↘大叔彡
2024-01-02 12:34:25

今天早晨去看的贝肯熊,正是因为来的太早了,所以我和学姐一起去的时候,整个电影院超级巨幕,我们两人。

贝肯熊就是倒霉熊的IP,他非常好地回顾了一件非常简单又有效的事情,那就是喜剧的原初形态,滑稽戏。

伯格森在滑稽和笑之间搭建了一个可见的动作性连接,那就是身体像机械一样的僵硬行动,当然这里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而最直接的分类就是模仿,无论是像弹簧一样,让像钟摆一样,还是像雪球一样。

同样是以“熊”作为主体生发的动画形象,贝肯熊突出的行动与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倒霉。我们会看到它被称作为笨手笨脚,总是把事情搞砸,以及总是会遇到很多磕磕拌拌,这件事情本身会让孩子们觉得很好笑,那是因为孩子自身不会有一种僵硬的行动来面对现实生活,所以就有一种浅浅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就会让孩子对于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失控发出笑声。

当一个本来就非常有僵硬身体的生物不断频繁出丑的时候就变成了不要笑挑战。贝肯熊的形象是显得没有那么机械化的,因为它周身是一个非常圆润的身体,这个圆润本身并不具备毛茸茸的特质,因为(毛茸茸)全部点在了火星外星生物那边。

故事的前1/3,非常忠实反映了倒霉这个点是怎么样在故事中发挥滑稽作用的。

贝肯在电影中首次出场就是一个被束缚的状态,他想要触摸那个按钮拿到资料球,却没有办法,因为手脚受到了限制,在他奋力获得之后,这个人就摔在了甲板上。(身体僵硬)

在他和G13对话并且面对怪物的时候,他抖动的手脚会让自己增加被暴露的机率,同时也会因为碰到周边的东西而被发现。(动作失控)

被怪兽牵着走,和去偷取装扮的羽毛、鲜花时,会在进入自己行动节奏的时候,突然开始耍宝犯贱,然后不出意外又变得磕磕绊绊。(丑角耍宝)——在这个部分,我们其实能看到脱胎于成龙动作喜剧的很多片段,既有追逐性对抗性,同时也有在其过程中突然受到的小挫折,也就是让观众在高度紧张和突然发笑之间来回横跳,让情绪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波动。

当然不只是行动上的僵硬和失衡,其实它和G13的搭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装傻役和吐槽役的搭配。

贝肯熊自己主观并不想变成一个装傻的状态,实际上却起到这样的作用,而照顾他的机器人G13,一边在吐槽它,一边又以一种机器的僵硬形态形成喜剧效果。

在行动上的滑稽感,还有第3层就是那个怪物,它看起来非常的严重和具有破坏力,但他其实只是一个青涩的想求偶的男性。在自己所爱人面前,变成了一个手足无措的萌物。

当他们三个人形成一组搭配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滑稽是怎么样在行动上被实现的,而且每个类型都被照顾到了:笨手笨脚的模仿人类的行动、机器人不会读空气的行动以及吐槽、怪物虚张声势最后回归弱小。

这里需要荡开一笔,仔细研究一个非常有趣的点,就是这三个角色,他们说话这件事情上都是表达不够清晰的。

贝肯熊,看起来是可以直接用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但是在人类的视野中,我看到了好几个场景,他们听到的只是贝肯熊呜呜耶耶的声音。

G13是跟随者,它以“照顾”功能优先,他不是一个在人类眼中友好的对话者。只是一个单向提供定位的机器人,因为没有攻击性,所以也不具备表述的功能。

而在最近的很多低幼动画电影中,总是会配上一个看起来特别有吉祥物特质的人工智能,它一定有摄影功能(超级飞侠里的“音符”机器人,和WALLE里的EVA),而这一角色其实以前是被动物所承担的(木须龙、小猪熊、《美猴王》里的人参果)。这种小人工智能机器,它的回放摄影功能一定会在某个时间节点起到补完信息差的作用(《熊出没》里的熊妈妈也是如此)。

怪物萌兽(大橘子)就更不用说了,它是用属于动物自己的声音啸叫,和其他生物交流,最后“澎油”两个字依然说的坑坑洼洼。

滑稽者他可能是丑角,却一定不会是反派,他如果同时是丑角又是反派,而且还没有受到惩罚,就违背了作为喜剧基本的美学功能。所以当怪物出现的时候,他就不是以一个反派的功能性角色出场的。

那么在剧情的反转上,贝肯熊提供了三层需要解决的阶段性任务,第一层是怪物,第二层是雷蒙德上校,第三成是长得很像爱因斯坦的教授。

在这个程度上,我们会回归到关于滑稽的一种特点:

在真正是属于人的范围以外,无所谓滑稽。角色可以美丽,优雅,庄严,平凡或丑恶,但绝不会可笑,我们可能会笑一个动物,但那是因为在这个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人的态度或表情。

正是因为这些角色有与人相似的特征,却没有办法获得与人内在逻辑的统一,才会使人发笑。与人相似的更多不仅仅是行动,还有这个人的性情和品格。

我们经常会在很多动画中看到“滑稽的反派”,他们往往是双人组,在被主角团队捉弄之后,又被自己的上司惩罚,或者他们会有非常夸张的肢体语言,说着看起来像是正派的口号。这些角色都是丑角,且不具备承载恶这一功能的意志。

那么反派还有什么出路变得滑稽呢?

要么精神失常,要么走向怪诞。雷蒙德上校是前者,而教授则是后者。精神失常意味着滑稽从一种行动变成了一种精神状态,一个最好对标的例子就是天龙八部里面的慕容复。而走向怪诞则意味着对于自我主体的放弃,变成一个膨胀的臃肿的怪物,然后才拥有了被主角团队可以正义伦理消灭的身体。

虽然我所阐释的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复杂的关于滑稽和喜剧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要想非常通俗易懂的呈现在孩子们面前,需要有足够流畅的动画语言。

贝肯熊火星任务做的就非常优秀,他给我们展现出的是在火星的地下世界,一派与之完全不同的生物空间,它只需要呈现在那里,以一种原始生物碰撞和奇异色彩的方式,就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当然里面还有搞笑三人组,装扮成火星鸟,吸引注意的过程,同时还有一些从中获得活泼性的加速时间(有两处明显应该有插曲,却只有背景音乐)和定格时间(仿佛拍下照片一样的滑稽场所,后面在机器人的拍摄过程中又被回放了)。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甚至做到了首尾呼应。很多动画电影很难做到将动作进行前后照应,而是就会出现不同时段的角色功能性完全失衡的状况。

但是在贝肯熊火星任务里,哪怕最开始出现的那些因为滑稽形成的失误,都在很后面call back了。这里既有动作上的相似性,也有埋下的伏笔。电影开始是怪物驮着贝肯熊走,而电影的后半节是贝肯熊驮着怪物走。

而“麻醉针”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加剧滑稽感的关键性道具,它的出场率非常高,在电影的前中后期都有起到转折剧情的作用。这部动画电影并没有因为面向的观众是小孩子,而放弃相互之间牵连互文的巧思。

除了要有鲜艳明亮的色彩,要有符合逻辑的滑稽行动以外,还有一种东西就是你从喜剧中除了看到一种优越性,还能够看到一种生命力。

苏珊朗格就说:

人类这种生命感觉就是喜剧的本质,它既神圣又低俗,既熟悉又陌生,既有社会性又有独特的个性,喜剧诗人创造的生命幻象就是充满危险,充满机会正在展开的未来。

所以我们会发现,贝肯熊其实是在寻找一种他所想要的真正快乐,快乐和喜剧之间也有存在相当的勾连。

他最开始想要获得的是完成任务这件事情被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一个外部性的社会性评价。

但是在执行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他要的不是外向性的东西,而是内向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发自内心愿意与朋友一起共同完成某个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是由求偶这件事情所生发的,而求偶本身又是一种对于繁衍和生育的直接体现,求偶的过程又是模仿人类求偶的一种喜庆气氛。

青春感,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组成了整个喜剧的三处小高潮:

第一处就是帮助怪兽求得良人;第二处就是贝肯熊和怪兽,一起打败怪物博士成为英雄;第三处当然就是青春期成长之后的被迫离别。

整体来看,我们其实会发现,这部《贝肯熊:火星任务》是一个非常标准、非常成熟,非常能够牵引观众情绪的动画。

虽说动画和电影无法同日而语,但是如果仅从喜剧这个评价标准来看的话,贝肯熊似乎可以和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有一战之力。

爷、称霸全球
2024-01-02 12:33:00

经过5年的时光,我们的电影《贝肯熊:火星任务》终于上映了!项目刚启动时孩子还没上小学,小小的她可以骑上我的脖子。首映礼的时候她五年级,搂着我时已经超过肩头。成年人每天夜以继日地忙碌,周而复始,忘了时光如梭,而孩子告诉我,时间走得有多快!

5年前,在监制、制片人及编剧的帮助下,从初为导演的自我怀疑,迷茫恐惧中,我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有感触、最想表达的“友情”主题,开启了这部电影的创作。从小就被友情滋养,现在人到中年,一路走来,我始终被身边的朋友们爱着,所以想通过影片表达这份感情最真诚的一面。

5年,1600多个镜头,我们将真实的火星地貌、妙趣横生的火星生物、宏伟的人类火星科技、地下瑰丽夺目的幻想世界、现实的思考、起伏的剧情和真挚的情感,精心地呈现在了大银幕上。每个画面上,微小的设计都会花费上百稿的绘制、验证、推翻重来。火星异境中的每棵树木、每片树叶、每块苔藓我们都要做变体,体现颜色质感的变化,只为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600多位中国动画人用尽全力,将视觉效果达到国际水准,这是通过大量时间、耐心和一遍遍的修改,及众志成城的合作精神来铸就的。每天,制作团队很多人都是忙完白天制作工作,晚上又紧锣密鼓地开始第二轮反馈修改工作,直到凌晨。伙伴们一起奋战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让人记在心里,也许正是这些也让“友情”表达得更加深刻了。最终,在成千上万遍打磨后,才让大家看到了现在的《贝肯熊:火星任务》。

上映以来,我的心情忐忑,起伏不定。虽然很多看过电影的朋友反馈很喜欢,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但排片只有3%-4%,票房与预期打了半折还多,这让我非常低落。也十分担心,我身后的小伙伴们会不会怀疑这五年的努力,心灰意冷。在即将出发的下一个五年,还会不会有投资人愿意相信这样的中国动画电影......

好在,身边的朋友、亲人、网络上全国各地的观众、网友纷纷鼓励着我们,“非常好看!非常震撼!看哭了!很刀!很惊艳!……”的赞美鼓励不绝于耳,满屏的“加油!”更是让我泪目。观众们能看到、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我们的排片也在一点一点的上涨,越来越多喜欢贝肯的朋友,开始走进影院支持贝肯,支持国产动画。

无论是故事里总是倒霉的贝肯,还是现实世界中每天都遭遇困难和挑战的自己,其实都是幸运的!贝肯身边有大橘子、G13、杰西卡、小蓝;我身后站着的,是包括主创、制作团队、宣发团队在内的,全国各地的、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专家,甚至是不知道姓名却也在默默付出的小伙伴们。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是在伙伴的支持和帮助下,虽然一路磕磕绊绊,却又互相扶持着地走了下来!贝肯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我相信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相信真诚能换来真心!

而我们也会像贝肯一样,不仅是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回忆的倒霉熊,更是永远勇敢、不畏困难、乐观向前的贝肯熊!我们会满怀真诚地做下去,而中国动画人更不会放弃!加油!

《贝肯熊:火星任务》导演王超 写于2023.10.4

原链接:

残翼の梦蝶
2024-01-02 12:32:54

你也许想象不到,《贝肯熊:火星任务》这部动画片,是我和好友小林一起去看的。

我和她认识十多年了,最开始是网友,我是业余书评人,她是初出茅庐的编辑,因为书开始结缘,后来我来了北京,我们开始面基,她带我各种逛吃逛吃。

再后来差不多前后脚的,我们又都升级当了妈。

要是搁以前,我俩约电影应该不会选动画片。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新出了动画片,我们总是想第一时间审判一下,看看适不适合给崽看。

更何况,小林对我说,贝肯熊也算是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了,谁当年还没用过几个它的表情包啊?

我和她都觉得,对孩子来说,一个想象力丰富、情节简单易懂、色彩鲜艳悦目、音乐旋律朗朗上口、重要角色可爱有趣的故事,就已经足够打动他们了。至于更加复杂精巧、讨论更深层次人性或社会问题的故事,显然不是这个年龄段的他们所需要的作品。

带着这样的标准去观影,我认为《贝肯熊:火星任务》的完成度很高。

它用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多巴胺配色的画面,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多种神奇生物和谐生存的火星地下世界。贝肯熊以外来者的身份偶然闯入这里,本来想要执行抓捕“怪物”任务的它,被这里的美好单纯所打动,被怪物“大橘子”的纯挚友情所感染,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原住民的这一边,为保护美丽的地下世界而与反派斗智斗勇。

有一说一,绚丽多彩的地下世界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确实是个很大的惊喜,无论在动画场景还是色彩想象力上都可与国外一流动画作品一较高下,在大银幕观看有足够震撼的视觉效果。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审美教育,《贝肯熊:火星任务》算是一部不错的教材,制作组设计制作的1600多种火星生物,既可以启发孩子的绘画灵感,又可以开启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可谓一举两得。

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孩子理解起来没有难度,而且在影片中传递了两个我认为对孩子的成长很有价值的观念:

一是贝肯熊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

遥想当年最早看贝肯熊的动画短片时,我还在上大学,因为在故事里总是不断地倒霉,它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倒霉熊”,当时倒霉熊那种无厘头搞笑的风格可能更受成年人的欢迎,在2014年贝肯熊这个IP被奥飞动画收购,经历了之前几部作品的打磨之后,贝肯熊成为了更纯粹的子供向作品,在孩子们的心中,他总在倒霉的特质,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他们可以在电影里看到,无论贝肯怎么被轻视,怎么倒霉,怎么在陌生的环境里遇到困难,他总能像打不倒的不倒翁那样,给自己加油鼓劲,想办法努力解决问题,因此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朋友的力挺。

在贝肯熊的世界里,emo总是短暂的,调整心态打起精神加油干的状态才是常态,这种快速适应环境的乐观精神,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所有大人需要学习的。

二是友情之于人生、之于成长的重要意义。

有人说,爱是赋予某人摧毁你的力量,你却坚信对方不会这么做。

友情其实也是如此,在《贝肯熊:火星任务》里用贝肯熊与怪兽大橘子、机器人G13的友谊生发过程,诠释了这一道理,让人看得心瞬间柔软起来。

大橘子对贝肯的绝对信任和保护,使得一心想要成为超强特工的贝肯认识到熊生中还有更多比出人头地更重要的东西。

一个人想要走得更高更远,他一定需要在亲情、爱情和友情里汲取能量和情感。

这也是贝肯熊在这次任务里上的最重要的一课。

贝肯和大橘子的相识相知放在现实生活中很具有代表性,双方一开始都看对方不顺眼,但是一旦给他们时间去相处和了解对方,那就很有可能消除误解,就此诞生一段新的友谊。

这其实对我们这些习惯了封闭自己心门的成年人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们常常抱怨长大了就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认为这都是成年人的世界太功利造成的,现在想想,这和我们太过保护自己,以致于很难向新朋友打开自己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小林在观影后和我感叹的,现在经常联系的朋友,几乎都是学生时代和初入职场时认识的。如果我们是现在才认识,很可能只会是工作关系上的点头之交,不会深入交流,也就不会知道其实我们可以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啊。

人越长大,就越难以交付信任,很难主动去开启一段新的亲密关系,总想等对方先付出,先证明自己,才会考虑要不要继续发展。

久而久之,谁都不主动,都待在自己的安全区里,让人与人之间成为了一座座孤岛。

大橘子在他睡觉时大战怪兽的默默守护、超萌的机器人G13为了他们的牺牲和付出不仅在教育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在告诉我们,不要封闭自己,想要交到朋友,就不要太过计较得失,关心他人、为他人付出,用真心去换真心。

这些情感的羁绊不是我们的软肋,反而会是我们的铠甲,激励我们成长,让我们为了保护我们心爱的人和事,变得强大起来。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本来是抱着审判这部片适不适合孩子观看的我,也在观影过程中获得了不少收获,因为,成人世界里的很多问题,都能在童年找到答案,只不过我们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才会困扰自己很久而找不到出路。

只要你相信,那么那些在动画片里看到的浅显的道理,其实也是解决我们成年人问题的标准答案。

相信爱和勇气能战胜一切,那么,它就能给你成长的力量。

铭の乖佬蔢
2024-01-02 12:31:49

前些日子受邀参加《贝肯熊:火星任务》首映礼,作为“倒霉熊”的路人粉,对这个童年ip的影视化一直留了几分心思。比起贝肯熊,可能“倒霉熊”这个形象更深入人心。这个经典动漫ip,算是一代人青春印象中鲜活有趣的回忆。《倒霉熊》的剧集确实是一种平面的、纯粹包袱式的搞怪、滑稽、调笑,又因为其每集时长精炼短小。这种碎片化的接收方式,让它火爆出圈,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超高的热度与点击量。《贝肯熊:火星任务》是系列第三部,经过前两部的试水,让第三部有了新的进步。

“全年龄向”动画作为近些年国漫制作的大趋势,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做到老少咸宜?如何调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的口味?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影院,《贝肯熊》给出的答案让人欣慰。

置身观影现场,能充分感受到孩子们与这部电影发生化学反应的“气场”。他们因为贝肯熊的各种滑稽和蠢萌而拍手大笑,在朦胧梦幻、色彩瑰丽的火星秘境出现时“哇”声一片,也为贝肯和大橘子、G13之间真挚纯粹、彼此付出的友情而感动落泪。孩子们的反应不会作伪,在这一点上这部电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同时,它在宏观主题上具有的反思性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人类对于未知事物和异己者的态度究竟应该如何。很显然,这部电影并没有按照传统套路走,贝肯作为主角,总是在出错、在受伤,搞砸一个又一个任务,也因此被他所期待的“集体”——人类所排斥。它被视作一个只会带来很多麻烦和负担的角色,所以期待自己能完美完成一次任务,让所有人类都真心接受自己,而不是个随时会被扫地出局的“吉祥物”。

电影在开篇给出了贝肯的行动目的,就是完成捕捉火星怪物的任务,证明自己的优秀,但所有人类都把它的宏图伟志看作笑谈,杰西卡也不例外,博士甚至还为它配备了保姆型机器人——看似保护、实为监护的G13。而“怪物”的意外闯入,让驻守基地的贝肯和G13,和“怪物”一起跌跌撞撞地踏上了火星冒险之路。贝肯一直想尽办法完成它作为特工抓捕怪物任务,但却由于大橙子战力超强而迟迟无法动手。

然而,随着他们一同出谋划策、冒险逃生、嬉笑打闹的朝夕相处后,在某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夜晚,群星闪烁,微风习习,大家互相袒露着肚皮,毫无戒备地打盹……有某些东西悄然发生了改变。

因此,当捉捕大橙子的机会真的来临时,心境早已变化的贝肯无法下手,G13困惑地问他,为什么不执行任务,贝肯说,我觉得我们已经是朋友了。是的,朋友。G13和贝肯突然被大橘子毛茸茸的尾巴裹住,还来不及思考朋友与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却在这一刻真切地感受到了它。

人类已经潜入了火星地下,双方阵营的正面相对第一次到来,大橘子看着装备和标志一模一样的贝肯和人类,明白了什么,贝肯无从解释,只能无力地站在人类和大橘子中间,企图阻止人类,只不过人类无法听懂它在说什么。

说起来,贝肯熊ip被电影化后存在的争议点,就是“倒霉熊说话了”。但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反而觉得这种处理其实很不错,因为我们能从贝肯说的话中感受到他的成长。而且作为90+分钟的院线电影,主角不说话也无法承担剧情那么丰富的设计。另外,语言这个点也被设计成为了一个暗线,贝肯虽然从地球出发、跟随人类而来,但基本上只能和“非人类”进行无障碍交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甚至天然地更偏向火星生物们。

说回电影,虽然贝肯一心想要遏制这场冲突,但事与愿违的是,它为了保护大橘子而射的麻醉枪成为了捉捕大橘子关键一击:贝肯阴差阳错地完成了最开始的任务。它也因此获得了进入人类集体的入场券,大家认可它,称呼它为优秀的特工贝肯,在庆功宴上将它围在中心,而它却满心满眼都在想着大橘子,它成为了所谓的“英雄”,但却失去了朋友,这真的是它想要的吗?

显然不是,贝肯踏上了拯救朋友之路,影片也进入了最扣人心弦的高潮部分。当G13在贝肯与大橘子被博士扔进太空舱发射进宇宙中漂流而走投无路时突然出现,将自己作为动力的“燃料”能够让贝肯他们重返火星,友情的峰值也达到了最顶点。它冷静地对贝肯作了遥远的告别:“再见,朋友”。这个总是临危逃难的小机器人,在最后关头用行动诠释它对“友情”的意义注解。

小朋友或许会被三人间的欢闹逗得捧腹大笑,喜欢上这对欢喜冤家。但对成年人来说,又会很自然地在这对朋友身上,想起自己那些曾经最好的朋友。就像贝肯熊和大橘子的分别,只要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就算是火星到地球,都没有关系。年纪越大,遇到了太多形形色色的人,我也已经不是那个纯良的、小心翼翼呵护每份心意的小孩子,但那些为我点灯的人,为我的档案写上表头的人,为我定义友情、关怀、爱与青春的人,一定永远是我的白名单——不是等价交换,是无尽慷慨。

坐在影院,突然有一种长大了,青春来跟我赴约的感觉。从这个角度而言,《贝肯熊:火星任务》不只是给孩子看的动画,大人也能从中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况味。

刚才讲的大多都是这部影片带来的欣慰,而下面的“闲言碎语”,则更多的是一些失落。失落在于我发现时隔多年后,再次观看倒霉熊的心境和感受已截然不同:小时候看倒霉熊只因为滑稽而发笑,长大后才发现倒霉熊竟是我自己。

在现在的“反内卷”口号的风气下,年轻人已不流行给自己贴上成功标签,反而将自己的笨拙、失误、无能的各种丢脸行径分享出来,来自我调侃。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对精英化的叙事祛魅,因为整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原本我们认知中精密运转的社会,实则处处充满混乱的糊涂蛋,各种表面上光鲜亮丽的组织和他人,实则各有各的问题,大家都是东拼西凑的草台班子…“不懂装懂还要硬着头皮上”是常态。人人都笑倒霉熊,人人都是倒霉熊,那个永远会摔倒,永远再爬起来,积极乐观、但也永远有勇气继续往前走的倒霉熊。

人生是无限的旷野,平庸也好,笨拙也好,一切都好,因为我们并不是为了成为怎样的人而存活着的,而是为了生活本身,是所有所有具象的爱、陪伴、付出、关切,是所有鲜活的经历本身。

剧情短评

尖叫女神ˇ
2024-01-02 12:34:02
动画片版《独行月球》
-软萠槑
2024-01-02 12:33:25
@华联万柳
风清ゞの云淡ゞ
2024-01-02 12:33:23
贝肯熊从棒子那改入中国籍算是来对了,以前在韩国以犯傻卖萌为生,现在在咱这儿当特工出任务交朋友,生活活出新高度。
风清ゞの云淡ゞ
2024-01-02 12:32:56
居然是国产片?
BЁ阳光大男孩
2024-01-02 12:31:37
孩子看懂了.
开灬吢の散呿
2024-01-02 12:31:25
贝肯熊虽然总是搞砸事情,但好运气依不忘砸到他的头顶,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也能做不好一些事情,单从某些角度来看,我们的存在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贝肯熊结交的好朋友,在即将离开火星,和朋友告别后的不舍,感人。
メ乖乖女ソ
2024-01-02 12:30:47
国庆档值得带孩子看得科幻动画片。长得像狗狗的贝肯熊和超级无敌萌的怪兽“大橘子”。一起探索火星。 画面精致,想象力丰富。大人看都非常有趣。
£叫兽↘大叔彡
2024-01-02 12:30:39
大猫超萌。。但故事就真的是中国人整的故事的水平
╰☆繁华の丽☆╮
2024-01-02 12:29:30
友情、背叛、拯救、牺牲、阴谋、反转!作为儿童片还挺不错。
じ☆ve小帅哥
2024-01-02 12:29:02
致敬太多了,小朋友们能发现么

大家正在看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3一起看影院

加载中...